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国际国内 » 正文

朱林荣:发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匠精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27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446

吊机正在摆放焊接完成的500米成品钢轨。中国经济网记者佟明彪/摄

  中国经济网芜湖4月27日讯(记者 佟明彪)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同样也是上海铁路局工务大修段芜湖北焊轨基地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朱林荣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他认为,要干好一项工作不仅相关的技术,工艺,设备要不断改进,工人的技能、素质也要不断提升,而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每一根钢轨的质量,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

焊机正在焊接钢轨。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三个罩子” 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朱林荣被誉为中国焊轨界电气专家,他参与改进的技术和设备曾多次获得不同级别的科技进步奖。然而在采访中最被他津津乐道的是简单又实用的“三个罩子”。

朱林荣介绍GCS-100钢轨除湿机。中国经济网记者佟明彪/摄

  “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朱林荣一直坚持的理念。他介绍称,在2014年刚到上海铁路局工务大修段芜湖北焊轨基地工作时,他做了“三个罩子”,提升了焊轨工作的工作环境。一个是在空气压缩机上设计了一个风罩和消音器,这样就解决了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带来的机器趴窝问题,同时以解决了空气压缩机声音过大带来的扰民问题。第二个是在钢轨除锈环节的除尘装置,它的除尘效果达到了80%,也优化了工人的工作环境。第三个就是在焊机上的“除烟罩”,它有效的降低了焊轨时产生的锰蒸汽给工人带来的不适感。

  “这些改进看似简单,但切实的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而我们就是要用这些简单的办法来解决工作中点点滴滴的问题。”朱林荣说。

  让厂商“又爱又恨”的“大工匠”

  作为一名行业专家,朱林荣在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时显得有点兴奋,在一口气介绍了除锈除湿、配轨、焊接、焊后粗磨、热处理等工序后,接受了中国经济网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他更是流露出自己在专业上的自信,他说自己是一个让设备制造厂商“又爱又恨”的人。“为什么‘爱’我呢,因为有些设备在我们基地如果使用效果好的话,其他的兄弟单位也会采用,这就给厂商们带来订单啦。而为什么又‘恨’我呢,因为我对设备的要求比较多,比较严,对设备工作原理了解的也比较多,对于有些一定要达到的要求,我会让厂商严格按照合同做,而还有一些改进性的需求,我会对厂商说,你愿意做就做,不愿意我就自己来做,但到时候这些专利就是我们的了,而且后续的保养维修服务他们也不好插手了。”朱林荣在说这段话时,脸上始终挂着自信的微笑。

  “工匠精神”就是要做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设备的改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工作环境,同时也对工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每个人都要多动脑筋,做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而朱林荣也正是这样一步步成为一名“大工匠”的。“我1980年在苏州铁路技术学校企业供电专业学习,1982年开始在上海铁路局工务工厂,当过见习生、技术员、安全员、助理工程师,这期间,我还在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夜大,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习电气自动化专业,2001年成了上海铁路局焊轨段工程师,2003年成了高级工程师。”

工人正在检查钢轨焊接处。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朱林荣不仅用这句话要求自己,他还常常提醒基地里的工人,要多掌握一些知识技能,“比如一个操作工,不能对着先进的设备只会按一个电钮,一定要了解机器工作的原理,并掌握基本保养和维修知识。我们现在的要求是,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以操作工为主,维修工为辅,大的保养和维修工作以维修工为主,操作工为辅,这就要求操作工能够在设备使用记录上准确描述出设备的故障现象,操作工描述的越准确,维修工判断的就越准确,我们的工作才能做的越好,钢轨的质量才能越有保障。”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