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江西新闻 » 正文

江西生态怎么样 看过报告就知道 未来江西有多美 想想我们都会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29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457

1月27日上午,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省发改委主任吴晓军代表省政府向大会报告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和生态环境状况。听取和审议“生态报告”,这不仅在我省人大会议史上属首次,在全国省级人大也是首创。

  【生态数据】

  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二

  2015年,全省设区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1%、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达标率达81%,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居全国第2位;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5%左右,主要污染物减排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全省用水总量在规定红线内

  吴晓军表示,江西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彰显,初步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新路。

  在水生态建设方面,编制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推进南昌、新余、萍乡等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工作,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县、乡(镇)、村建设。2015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50亿立方米红线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0年下降37%,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万亩

  拥有28处国家级湿地公园

  在湿地生态建设方面,编制《江西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开展城市规划区湿地资源调查,将8公顷以上城区湿地纳入省重要湿地管理,严格控制开发占用自然湿地。目前全省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28处、省级56处,湿地保有量9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45%。

 【环境整治】

  淘汰黄标车 燃煤小锅炉

  去年,我省大力实施“净空”行动。完成89个工业烟粉尘治理项目,燃煤小锅炉淘汰率达61.8%,建筑施工扬尘控制纳入施工工地标准化管理;11个设区市全部落实黄标车限行规定,全年淘汰黄标车3.4万辆。同时,抓好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实现PM2.5实时监测设区市中心城区全覆盖。

  城市生活污水 集中处理率提高

  我省重点支持48个县城、25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备及配套管网建设,并与25个工业园区所在县(市、区)政府签订责任书,要求确保2016年底完成项目建设,目前已新建工业园区污水管网288.1公里;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

  农村生活垃圾 进行专项整治

  针对农村垃圾污染问题,我省启动农村生活垃圾五年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积极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累计完成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改造7000多家,创建标准化养殖场544家;选择全省23个生猪调出大县,启动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体系建设。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在赣江源头、乐安河流域7个重点防控区,实施一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

  【绿色体系】

  主要再生资源 回收利用率达65%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不能只有好生态,还要有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此,我省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我省深入实施“百县百园”工程,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全省风电、光伏实现双百万装机目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9%。

  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新增吉安市、丰城市、樟树市纳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县)试点,井冈山经开区纳入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丰城市纳入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类试点示范达11个。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65%。

  【制度保障】

  加大力度筹集生态补偿金

  我省建立了覆盖省、市、县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将水资源管理纳入市县科学发展考核体系,连续两年开展考核,启动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划定工作。

  我省还探索生态补偿机制,重点补偿“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首期筹集生态流域补偿资金20.91亿元,成为全国生态补偿金筹集力度最大的省份。

  我省还创新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全省境内河流湖泊全部实施“河长制”。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调整完善了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增加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用水总量控制等5个考核指标。

【今年行动】

  编制垃圾无害化 处理专项计划

  我省将进一步制定绿色规划。科学布局“十三五”绿色发展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抓紧编制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等生态文明专项计划,围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绿色产业等方面,加快梳理一批优质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纳入“十三五”规划体系。

  探索打造江西“生态云”

  我省将进一步实施绿色工程。坚持保护优先、源头控制、综合治理,以重大生态工程为抓手,探索打造“生态云”平台,积极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能源,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巩固生态环境优势,确保主要生态环境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坚持损害赔偿、责任追究

  我省将进一步完善绿色制度。围绕“生态资源资产化、生态资产资本化、生态资本产业化”,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着力破解生态文明建设瓶颈制约;坚持源头严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加快构建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制度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成果,以制度创新释放生态红利。

  进一步打造绿色品牌

  我省将进一步打造绿色品牌。立足我省绿色资源优势,推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全面打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打造一批新时期江西工业制造名牌;着力做强生态旅游、大健康等产业,打响服务业特色品牌,加快推动江西绿色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文/江南都市报记者廖济堂 金路遥 实习生叶雨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