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新农村 » 正文

乐平市浯口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助农增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13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820

告别“望天收” 水稻年增产3515吨 农民户均净增收2917元
乐平浯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助农增收

  网络报道(周海华 记者 程万海) “今年,我们村里的农田流转承包费,每亩由原来的300元涨到了600元,家里的5亩田转包出去就拿到了3000元,比去年整整翻了一倍。这得感谢政府实施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家种的水稻都增产了很多,承包费也是一年比一年高。新建的防洪圩堤也起了大作用,家里再也不怕涨大水了,你们今年可要早点回家来过年啊……”打通了在外务工的儿子电话,乐平市浯口镇浯口村农民陈长贵乐呵呵地说着家里的变化。

  浯口镇是个传统农业乡镇,13个村委会54个自然村,共有9037户31196人,拥有耕地面积43796亩,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水稻。因为地势低洼,浯口被称作乐平的“锅底”,乐安河的五条支流在境内交汇,洪水灾害年年发生,农民苦不堪言。乐平的气候适宜栽种双季水稻,但因为常年洪涝灾害的侵袭,迫使该镇很多农民放弃双季水稻种植,改种单季水稻,而且还是“望天收”,粮食生产得不到安全保障。

  “为了彻底扭转这种局面,我们积极争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实施了浯口中小河流域治理工程,新建圩堤7公里,可保护耕地11800亩。”浯口镇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该镇完成了塘西圩堤立项、勘探设计等前期工作,今年底可以建成全长8.7公里的塘西圩堤,新增保护耕地面积15000亩。

  记者采访获悉,2013年以来,浯口镇实施完成了辖区内9条灌渠2.3公里水渠的改造,对7座小(二)型以上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将两座山塘扩建为小(二)型水库。随着这些沟渠、水库的建成,特别是圩堤的建成,浯口彻底解决了面对“水患”不设防的局面,洪灾可防可控,生产劳作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纷纷改单季水稻为双季水稻,粮食生产得到了保障。

  据了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前,浯口镇的水稻种植面积为36413.2亩,其中单季水稻种植面积9771.3 亩、双季水稻种植26642亩,水稻年产量为15748吨,产值3401.6万元。2015年,该镇水稻种植面积42465.4亩,其中单季水稻种植面积10054.7亩、双季水稻种植面积32410.7亩,水稻产量为19263吨,产值4931.3万元。

  “三年时间不到,浯口镇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6065.2亩,其中主要为双季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5768.7亩,水稻增产3515吨,增收1529.7万元。”浯口镇水管站站长手拿计算器,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他告诉记者,浯口中小河流域治理工程已经完工,随着塘西圩堤的建成,浯口镇受保护农田面积将扩增到26800亩,将有更多的单季水稻改为双季水稻,仅土地流转承包费每亩上涨的300元,农民就可增加净收入804万元,再加上水稻增产的1529.7万元,浯口镇8000户农民户均将增收2917元。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仅有效增加了农民的土地收益,还促进了群众增产增收,助农增收成效明显。去年,浯口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万元。(来源:景德镇日报)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