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瓷都时评 » 正文

[网评]公款旅游"变通"多官员想象力如此丰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8-27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848

  昨日,广东省纪委通报的8起典型案例来看,多集中于基层,多为公款旅游、违规发放津贴以及吃空饷等问题,且多以党纪政纪处分为主。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公款旅游,或利用外出培训,或利用召开董事会等冠冕堂皇的理由进行。(8月23日 金羊网)

  公款旅游作为“三公”消费的大头之一,早就备受指责。各种巧立名目的公款旅游难以禁绝,甚至连旅游业内人士都批评说,公款旅游是旅游业最大的泡沫。虽然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实施和舆论监督的加强,公款旅游一点点暴露在阳光下,但要真正扒去公款旅游的“马甲”,还需要更给力的监督和制度约束。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长久以来,公款旅游一直是正风肃纪的“老大难”问题,然而是什么原因导致公款出游、顶风作案的官员前赴后继,屡禁不止呢?部分原因在于其迎合了部分领导干部不正确的权力观。“有权不用、过期作废”,难得借着“考察”、“比赛”、“教育”、“开会”等名义游山玩水,既不掏自己腰包又可以出门享受,领导干部何乐不为呢?再加之制度不健全,领导手中公款消费的权力无人监督制约,“不落腰包的腐败”很难被查处,更促使了一些官员抱着侥幸心理,无视党纪国法,大摇大摆地拿着公款去游玩。

  其实,中央三令五申严禁公款旅游,相应的督查监管也越来越严厉。可公款出游仍是个“老大难”问题,常被人所诟病。究其原因,当然有治理方法的问题,更有治理力度的问题。治理方法上相关方面主要强调程序及经费的规范性。现在的公款旅游大都通过“变通”形式,查出起来也相当困难。

  因此,要整治公款旅游之风,不仅要强调治标,而且还应治本。在微观层面,要在查出问题官员后不留情面的严厉问责,继而对他人形成必要震慑。在宏观层面,要不断提高官员思想觉悟,增强廉洁奉公意识上下功夫,引导某些官员走出“官本位”误区,重回“民本位”怀抱。此外,还要加强“三公经费”支出的公开化和透明度,让公众清楚了解每一笔钱的去向,给“公款旅游”贴上“催命符”。惟其如此,才能让公款旅游乱象彻底画上句号。 (来源:网络报道)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