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国际国内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高淑珍:希望残疾人不再受歧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3-14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542

   全国人大代表高淑珍。摄影:付承堃

  【人物名片】

  高淑珍,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唐山人,因收教残疾儿童、创办“爱心小院”而被评为“201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付承堃):两会期间,国际在线记者于大会堂和远望楼先后两次对高淑珍进行了专访。12日,审议“两高”报告。开始前的二十多分钟,记者和高淑珍在大会堂二楼的一个角落进行了简短交流。

  她穿着一件暗红色的绣花棉袄,显得干净利落。头发还很黑亮,只是脸上印刻了太多的沧桑。她半倚着墙,一只手拎着蓝色的塑料文件袋。满口浓郁的唐山话,很容易让人想到赵丽蓉。

  2013年,高淑珍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刘云山在高淑珍发言后说,“你的事迹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我,我们都尊敬你、感谢你!” 高淑珍总是说自己没有文化,不会表达。但她有太多的故事,酸甜苦辣。她自己也说,“我知道做什么工作都不会一帆风顺,但我的曲折实在忒明显了。”

  高淑珍的故事,要先从她的孩子说起。

  “爱心小院”缘于对儿子的一句承诺

  她有两个孩子,大的闺女,小的儿子。儿子5岁时害了类风湿,自此双腿残疾不能走路。这让高淑珍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不幸。

  因为治病,儿子过了上学的年龄,但因为生活不能自理,竟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接收。她也尝试过送儿子上聋哑学校、智障学校,“都不中”。

  “妈妈,你看我腿不好,要是不学点东西,更不中了。”儿子向妈妈哀求。

  孩子对知识的渴求让高淑珍心里五味杂陈,她只好哄孩子:“以后妈在咱家给你办个学校。” 虽然是无心之语,但她却有意地在附近村子寻找残疾的孩子。1998年,高淑珍家里办起了“炕头课堂”。孩子越来越多,来回接送成了问题,高淑珍索性让孩子 们都住在她家里,“爱心小院”就这样叫开了。

  最对不起的是女儿

  高淑珍始终觉得亏欠女儿太多。

  给儿子看病搞得家徒四壁,连给女儿买铅笔的钱都没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女儿安慰母亲说,妈妈,等放学没人了,我捡地上的铅笔头,插上高粱杆儿就能用。

  女儿上到初中,看到别的同学都买零食吃,自己就没事儿跑到厕所蹲着装解手,看不见就不馋了。可是迫于无奈,高淑珍早早地把女儿从课堂上 拽了下来,让她教这些残疾的孩子读书写字。女儿慢慢长大,高淑珍又对她找对象“约法三章”:1、得到咱家来过,你走了孩子们怎么办;2、不能嫌弃这帮残疾 孩子;3、得有爱心。女儿一听就哭了。高淑珍对女儿更“狠”的一次是,女儿剖腹产时,为了省钱,没给用止痛泵,还提前拆线出院。

  家人不解村民冷眼相对

  高淑珍的“疯狂”让家人与亲属十分不解,在他们看来,高淑珍这是自讨苦吃。高淑珍说,她这么做也是为了小儿子。她认为,孩子们在一起可 以较劲儿学习、练走路。她说,虽然孩子残疾,但也要有自己的未来。除了家人反对,她更要遭受村里人的冷眼。她说,残疾人受歧视,尤其是在农村。开始办小院 的时候,有的村民说,你一分钱不收,养那么多孩子,图个啥。

  每每向记者诉说这些,高淑珍都会潸然泪下,几度哽咽。不过好在,老伴儿最终挺了她一把,姐妹们也开始支持她,让她欣慰不少。高淑珍说,现在村里妇女们会主动帮她给孩子们做被褥、洗衣服。她说,村里对她态度转变太大了。

  当“妈”的给孩子们盘算未来

  小院里的孩子,无一例外都残疾。“这些孩子就是腿脚啥的不好,智商都好。”高淑珍说她只收留残疾儿童,智力有问题的她不收。她认为,只要不傻,都能学会一技之长,将来自力更生。渐渐地,孩子们与高淑珍之间产生了难以割舍的“亲情”,孩子们都管她叫“妈”。

  今年妇女节的那天,一个电话拨通了高淑珍的手机,电话那头一个“女儿”向她送上节日祝福。高淑珍说,她最关心的是这帮孩子们的康复和学习问题。

  对于孩子们的未来,高淑珍盘算过,她想让孩子们学些手工技能,比如裁剪、缝纫。她说,孩子们必须学会自己挣钱养活自己才行,不能总靠别人。

  拼命挣钱养这帮孩子

  十多年间,高淑珍靠着承包的20亩水田,基本满足了几十口人的吃饭问题。为了多挣钱,高淑珍还骑自行车贩卖些洗衣粉、肥皂、袜子。她挨家挨户敲门问,还怕被狗咬,遇到有钱的人家不买你便宜货,就往外轰人。东西不好卖,还遭人数落,高淑珍有次坐在柴火垛旁就大哭起来。

  “我的精力都放在做买卖上了,别的啥都不考虑,下雨刮风也出去,心想非得挣钱才能改变一切,要不拿啥供这帮孩子”高淑珍说。

  她的儿子现在二十多岁了,上网查哪有医院能治好自己的病。儿子对高淑珍讲,没有医院能治他的病,自己可能活不长了。儿子对生命的绝望让 高淑珍悲痛不已,她开导儿子说,好多得了癌症的,只要心态好,不也活得好好的嘛。高淑珍想起这些,不禁感叹:自己活着就像在半山飘悠飘悠的,总是不沉底。

  做代表这三年知道中央咋回事儿了

  高淑珍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没上过学,不识字。

  连续三年参加了全国两会,她说像她这岁数的女代表都会写字。第一年两会,有记者向她要签名,她写不出来。回去后就跟孩子们学b、p、m、f。在她的房间桌子上,有几张便签纸,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几个人的电话:二姑父xxxxx,刘双xxxxx。

  这几年,高淑珍承认自己发生了太大的变化。“原先知道有中央,就不知道中央咋回事儿,就知道干活儿做饭吃,别的不想。现在听领导们讲 话、传达文件精神政策,觉得自己比过去明白太多事儿了,脑袋开窍了。还知道这个法那个法,这政策那政策的”高淑珍脸上露出难得一见的自豪。

  提建议希望残疾人不再受歧视

  当被问及带来什么建议时,高淑珍说她心里装着,但表达不出来,“我最想说的还是残疾人事业,我总惦着这个弱势群体。”

  尽管不能把建议清晰地表述出来,但经过记者的确认,她所希望的是:有专门的学校接收残疾儿童,有更好的医疗条件帮助孩子们康复,还有能够有效解决残疾人就业的窗口,社会不再歧视残疾人群体。

  相信党、靠政府

  “现在日子好过了,各级领导们来视察给撂下慰问金和吃的东西,社会上也有好心人过来。”高淑珍说,“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高淑珍的先进事迹被报道后,上至中央,下至村委会,都开始重视了起来。

  以前的高淑珍,就想只靠自己的力量,能做多少是多少,不向国家伸手,不跟政府要钱。而现在,高淑珍想法有了很大转变,她说,有政府在心里就有了靠山,知道有事儿找政府,觉得有政府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采访最后,记者让高淑珍代表给签个字,她用铅笔在便签纸上写下了“中国梦”三个字。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