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新余新闻 » 正文

荣誉激励我不断努力—专访全国劳模王有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0-03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483

全国劳模王有凤近照

全国劳模王有凤当年工作照片

  网络报道:9月23日,记者多方打听,来到乐平市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金鹅山分场,找到了1989年的全国劳模王有凤。得知记者的来意后,王有凤激动地说:“现在我们老两口不仅每月都能按时领到退休金,衣食无忧。而且每年市领导都要来我家进行春节走访慰问,慰问金一年比一年多。去年市领导亲自给我们送来了一万多元慰问金,让我们的老年生活越过越好!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

  65岁的王有凤老人身体很硬朗,她向记者娓娓述说着自己的人生历程:我出生在1945年,从小在乐平城区长大。1966年,21岁的我和无数知识青年一样响应毛主席号召,怀着满腔热情主动申请上山下乡,下放到洪岩垦殖场食堂工作。因为人手不够,当时我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儿,每天不仅要烧40多名工人的饭,还养了10多头肉猪。只要忙好了食堂的工作,我就背着竹篮到野外去扯猪草,将食堂的猪养得头头膘肥体壮,过年过节大家都能吃上肉解荤。

  1968年结婚后,我调到丈夫所在的梅岩垦殖场担任妇女主任。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而且每天带头第一个上畈干活,最后一个收工,虽然是个妇女,却也抵得上一个男人的劳力。每日里在田间地头忙活,连家都不顾,也因此耽误了生儿育女,很多人都不理解。因为能吃苦耐劳,我不仅入了党,还在1982年调到农科所当饲养员,从此与乐平花猪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我一个人伺候着农科所的300头乐平花猪,白天围着15间猪栏转个不停,喂食、送水、冲洗猪栏,晚上一个人点亮油灯一字一句学习养猪技术资料。

  “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比起其他人我做的还不够,组织上却给了我这么多的荣誉,使我充满感激之情,给我动力,让我全身心投入工作!”在和王有凤老人的交谈中,记者获悉,在此后的8年多时间里,王有凤精心饲养了瘦肉型生猪2700多头,小猪近万头,产值达50.6万元,实现利润10余万元,创外汇15万多元。饲养过程中,王有凤不仅很好地完成了省、景德镇市下达的“乐平花猪育肥”、“提高商品猪体瘦肉率”等五项科研任务,还通过实践自配饲料,创造性地摸索出一套商品猪饲养管理办法,饲养的瘦肉型出口猪料肉比达3.5:1,日增重0.5公斤以上,死亡率控制在1%以下,达到全国先进水平。1989年,王有凤荣获“全国劳模”称号,1990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先进能手”。

  从1986年开始,王有凤每天向国家供应一头商品猪,每年为国家创汇近3万元,可她的个人收入却十分微薄,一年收入不到1000元,生活贫寒。即便在1999年退休后,现在王有凤的退休工资也只有430元,如今老两口还是住在垦殖场里的老房子里,可她却和老伴生活得非常幸福和快乐,在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蔬菜,还饲养了1头母猪和2头肉猪,每天都乐呵呵地过着田园生活。

  “现在党的政策很好,种田不仅补交皇粮国税还有种粮补贴,养母猪国家也有补助,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政府也有补贴,生病住院有保障,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舒坦。现在我们虽然膝下无儿无女,可是我们却感觉很幸福。”就在记者起身离开时,王有凤拉着记者的手说道。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