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社会动态 » 正文

“剖腹产热”为何不降温?妇产科专家:产妇对生产的认识存在误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16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567
  网络报道:老杨的儿媳妇怀孕8个多月,还有一个多月老杨家就要迎来第三代了,这本该是个开心的事,可老杨在开心之余还有一丝不解。原来老杨的儿媳妇就是不肯顺产,坚持要剖腹产,原因是怕痛。老杨说,“我们那个年代,都是顺产的,剖腹产对于我们来说是很严重的事,怎么到了下一代就成为很平常的事情?”老杨的困扰,也是多数人的困扰。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剖腹产率近50%,居世界第一位,已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对剖腹产率设置的15%的警戒线。而欧美国家剖腹产比率在10%至15%之间,最低控制在3%。准妈妈们,你会选择剖腹产还是顺产呢?选择剖腹产是产妇的观念问题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所导致?对此记者展开了调查。

  
现象:多数年轻女性愿意剖腹产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是剖腹产,他们都是受不了痛啊。”在我市市区一家医院的产科病房里,前来探视朋友的王女士感叹道,也不知这是怎么了,现在生孩子大家基本上都是选择剖腹产。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不少妇产科专家,他们均认为,相比于全世界我国的平均剖腹产率还是较高。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剖腹产率还是很低的,不知道从何时起,剖腹产成为一种常态,针对剖腹产率近年来增高的情况,我市各医院妇产科都在控制。

尽管医院控制,但是产妇们仍然愿意进行剖腹产,这是为何?在人民广场,记者进行了街头随机调查,20岁—30岁之间受访的女性市民中有70%表示如果生孩子会选择剖腹产,20%表示会坚持顺产,10%表示视情况而定。30岁—40岁之间受访的女性市民中有60%表示生孩子都是顺产,40%表示起初是想顺产,结果实在生不下来,最后只能剖腹产了。

 观点:选择剖腹产者:“怕痛,我要选择剖腹产”

   家住浙江路的胡林有个1岁多的儿子,她向记者道出了当初选择剖腹产的原因,起初在怀孕时,她一直都准备顺产,不过在孕期听不少生过孩子的朋友说,顺产时的那种痛是人类无法承受的痛。剖腹产则不同,医生注射了麻醉药以后,人只要躺在病上,不知不觉中孩子就出来了,根本不用忍受生产的痛苦。还有些朋友告诉她,顺产的孩子较容易缺氧,朋友的话,让她彻底动摇了。

“在生产的时候,我痛了半天,最后实在忍不住了,把我妈妈支开后,立刻要求剖腹产,推进产房到生产只花了二十多分钟时间,整个过程中,没有感受到一丝痛楚,不过就是麻药过后,有些痛,躺了几天才好点。”胡林告诉记者,如果再生她肯定还会选择剖腹产,因为顺产实在太痛了。

在市妇幼保健院,记者随机问了几位孕妇,将近一半的准妈妈表示,生孩子时会考虑剖腹产。

  “剖腹产比顺产轻松些。”准妈妈胡女士对记者说,“我的朋友有顺产的,太痛苦了。剖腹产就只是在麻醉中进行,不用遭罪。而且,小孩的脑部没有挤压过,头型更为漂亮。”

还有些市民谈到选择剖腹产的原因时,有不少奇怪的想法。“我的预产期在10月份,这个月份读书有点尴尬,所以我想提前将孩子生出来,让孩子长大可以提前一点读书。”怀孕6个月的小蔡说。

选择顺产者:不能剥夺孩子自然出生的权利

   “很多人都说顺产很痛,但是为了孩子和自己今后的身体我还是决定忍下去。”近日,在市妇幼保健院刚生完孩子的林女士一脸幸福地看着怀中的孩子说。林女士说,整个生产过程真是一波三折,起初自己是坚持要顺产,在生产前检查时,医生发现孩子胎位不正,建议最好剖腹产,谁知道在生产的时候,孩子胎位又突然正了,于是又改成顺产,经过一天的疼痛,林女士在家人的鼓励下生下了孩子。林女士说,“生孩子是很痛苦的,但是我觉得孩子应该有他自然出生的权利。”

  与林女士邻床的小王对此也深有感触:“我们不能仅仅考虑自已的痛苦,孩子的健康最重要。”她告诉记者,生过了孩子才发觉,自然分娩让她很有成就感。小王说这话时,脸上流露出一丝自豪。  

   剖因:妇产科专家:产妇对生产的认识存在误区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如此多的产妇选择剖腹产呢?剖腹产与顺产相比,究竟哪个更好?记者采访了几位妇产科专家,她们均表示,很多产妇对生产的认识存在误区。

 剖腹产一点也不痛?

   产妇选择剖腹产,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想忍受痛。但对于妇产科医生来说,这是一种不科学的说法。市一院妇产科主任程明宇告诉记者,按照医学上说,顺产是生理,剖腹产是病理,剖腹产只是分娩的辅助措施,正常分娩才是首选。

她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对痛苦的耐受度也降低了,很多人主动要求剖腹产。即使讲明各种不利因素,产妇还是坚持。很多产妇认为剖腹产快速、安全、还不受罪,但却不知其潜在危险远高于自然分娩。

怀孕后,生孩子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就像人们正常的吃饭、睡觉一样。如今随着科技的发达,麻醉、手术设施的水平都很高,给人们选择剖腹产提供了更大的可能。而生孩子专指顺产,瓜熟蒂落,剖腹产只是无法正常分娩后的一种补救措施,二者不是生孩子可以选择的两种方式。

剖腹产也不能说绝对不痛,采取剖腹产的孕妇需要麻醉,产后8小时内禁饮禁食、免震平卧,第二天才能下地,最关键的是这种方式的并发症很多,术后子宫留疤,再生孩子还得剖腹产。

 顺产的孩子容易缺氧,剖腹产不容易?

   小张在生孩子之前,身边不少朋友就告诉她,顺产的孩子容易缺氧,剖腹产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完全是谬论。”市妇幼保健院一位妇产科医生听到这样的说法时说道。

这位医生坦言,目前有许多产妇对顺产与剖腹产有理解上的误区。她认为,剖腹产手术增加产妇大出血和感染的机会,产后还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子宫破裂、肠粘连、肠梗阻等,术后产妇疼痛的时间长,恢复时间也长,明显影响母乳喂养。顺产的产妇产后康复大大快于剖腹产的产妇,能有较多精力照料婴儿,其母体内泌乳素分泌较快,孩子易得到最优质的母乳喂养。

   医院为了增加收入?

   采访中,有市民认为,剖腹产明显比顺产收费要高,为此有些医院唯利是图,鼓动产妇剖腹产。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基本上我市各大医院,产妇顺产只要3000元左右,而剖腹产则是顺产的一倍多,需要6000元左右,这样的利润是否是剖腹产上涨的原因呢?

对此,市一院妇产科医师告诉记者,整个上半年,市一院剖腹产率很低,医院严格控制剖腹产指征,不到指征,医生不会轻易对产妇进行剖腹产,有些时候还因为这样被产妇骂,医护人员也感觉很委屈。原因就是,在不少产妇的心里,顺产太痛这一观念根深蒂固,甚至还有部分产妇选择时间剖。同时市妇幼保健院一位医生也表示,医院里有明确规定的剖腹产率,没有达到指征不可以随意进行剖腹产。

   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医患之间不信任

   据了解,今年1月至6月,我市因为生育发生的医疗纠纷有两起。医疗纠纷,让医生与患者之间产生了不信任。

产妇在生产时,稍微碰到一点问题,家属就会要求剖腹产,如果医生不答应的话,往往就会责怪医生。

“如今医患关系很难处理。”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负责人吴定均告诉记者。他认为,80后的独生子女比较娇气,一旦怀孕了,两个家庭的老人都格外得重视,各种营养品的进补会导致婴儿过大,如果再加上活动量少,自然分娩就有点困难,而一旦孩子产妇身体有不舒服,矛头就全部指向医院了。

为此,他认为,在生育时有太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产妇在孕期还是要听从医生的安排,相信医生。

   思考:“单独二孩政策”放开是否会降低剖腹产率?

   “单独二孩政策”放开让不少妈妈们心动,也让一些剖腹产妈妈表示担忧。“我刚生完宝宝,现在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了,我想接着再生一个,可是我前一个是剖腹产的,不得不要等上三年,真烦恼。”在我市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李丽说。

“近日有不少产妇都表示要顺产,因为她们想趁年轻再生一个,所以顺产是最好的生产方式。”一家医院的产科医生告诉记者。

放开“单独二孩政策”真的能降低剖腹产率吗?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大多数市民认为,生产的事情不能强求,应该视情况而定。不管是不是考虑第二胎,或是怕生产的时候疼痛,准妈妈应该掌握一些必备的生产知识后再决定究竟是顺还是剖。

对于逐渐上升的剖腹产率,市卫生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每个医院都有规定的剖腹产指征,医院应该严格按照指征规定进行剖腹产。同时他还建议产妇们自然分娩。

 记者手记:让自然分娩成为一种常识

 在采访中,一位受访者告诉记者,身边很多朋友听闻她顺产时,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夸她“很勇敢”,她觉得很诧异,因为在她看来,顺产是很平常很自然的事,而在多数产妇心中,剖腹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了。

“当我躺在病床上看着隔壁顺产的妈妈,生产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时,我有点后悔。”因为怕痛而选择剖腹产的市民说,同时她也迷茫到底该顺产还是剖腹产呢?

也许因为主观及客观原因导致剖腹产率上升,但分娩是人类繁衍生息必然的生理过程,产妇和胎儿都具有潜力能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娩过程,如果没有其他情况请不要剥夺每一个胎儿自然出生的权利。同时我们也应该认真反思产妇分娩安全问题,应当规范和限制非正常剖腹产行为,把超高的剖腹产率降下来。就如一位老医生所说:能自己生就不做助产,能做助产就不做剖腹产。这是经验之谈,更是医德所在。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