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瓷都时评 » 正文

当代艺术瓷市场进入理性整盘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04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621

  现象

  近两年,景德镇的当代艺术瓷市场经过前几年非理性的增长之后,市场需求萎缩,买家数量减少,有的艺术家几个月甚至半年都卖不了一件作品,再加上一些作品价格仍然高得离谱,出现了有价无市的现象,各类拍卖会、艺术瓷展览成交情况也呈分化之势。

  有位从事艺术瓷十多年的营销商告诉笔者,前几年当代艺术瓷总体可以说是全线普涨,拿货的成本不断增加,本来买家就对高价望而却步,可去年以来,市场就逐渐冷淡了,参与了几次展销,来的人看的多买的少。

  分析

  笔者认为,当代艺术瓷市场萎缩的原因,既有大环境造成的市场正常波动,更主要的是市场进入了理性整盘期。价位合理的流通畅顺,价格虚高的无人问津。随着收藏家队伍的进一步理性,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现象将呈扩大趋势,一些处于艺术陶瓷顶层的领军人物,个人品牌影响力大,艺术风格独特,在学术界或陶瓷界有较高地位,市场认可度高,仍然受到大资本、大企业、大藏家的追捧,价位持高不下。在中青年陶瓷艺术家中,有实力、有潜质或者有创新精神,作品有特色,价格合理的有销路,如三五千元到万元左右的作品销得快,甚至供不应求。而那些自身素质不高,功夫不过硬,又不追求质量,或者找“枪手”、别人代笔,曾伤害了收藏家的所谓“艺术家”和“大师”,其作品自然少人问津,处于滞销状态。再就是个人艺术风格不鲜明,作品还没得到市场认可的,仍在接受着市场的痛苦考验。

  观点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中国大约有收藏爱好者八千万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捧瓷大军”扎堆在陶瓷收藏市场。尽管现在艺术瓷市场遇到一点挫折,依然还有许多的资金和投资客,许多收藏机构和拍卖公司在关注着现当代艺术瓷板块,因为大家都知道未来艺术瓷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蛋糕,谁都不愿意轻易就放下来。所以,我们应该将当前的市场困境理解为理性的整盘期。

  如何应对市场理性整盘期,笔者发表几点浅见:

  一是艺术家在本身素质上下功夫,既要有才艺,也要有德艺。

  才艺指该作品画得精不精,德艺指该作者作风好不好。名气、荣誉、职称、年龄和背景等只能作为参考,但绝不是决定因素。因此艺术家要有紧迫感,扎扎实实打基础,认认真真做作品,与时俱进,宁少勿滥。各个方面都要重视作品评论,艺术家要听得进各方面的意见,经得起对作品的批评,在题材、技法和材料上多下功夫。创作的东西要有自己的特色,对买家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历史负责。

  二是陶瓷艺术作品不要以头衔、称号定价。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艺术修养的精进,每个作者在不同阶段都会出一些精品,价格应该提高,就是高到几倍都会有人要。如工笔作品,上了年纪的艺术家不再有眼力和精力去画,因此他在年富力强时的作品价值并不见得就比日后创作的低。还要客观地看待作品定价,传统古彩、粉彩的艺术价值就比新彩高,此外,艺术家的艺术素养、文化底蕴、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等,也是作品定价的重要的因素。

  三是规范艺术瓷市场,推广经纪人制度。

  当代艺术瓷市场真正发展也就是近十年的事情,市场主要由作坊买卖和代理经营两种模式构成,作坊买卖占主导,绝大部分艺术家的作品都是自己创作、自己介绍、自己定价出售;代理商多数不在学术上投入,不懂得作品的艺术风格,只知道有差价赚钱就卖;而市场上又存在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哄骗买家的现象等,说明当代艺术瓷市场缺乏良好的市场机制。我们要借鉴演艺和国画、油画方面的一些做法,建立经纪人制度,让代理人负责艺术家作品的推介和营销。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不良经营者,政府相关部门要出面依法查处。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