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国际国内 » 正文

没有公信力的评比泛滥,苏南一企业大倒苦水—— “荣誉岂是靠花钱买来的”(微调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15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663

  岁末年初,北京一些酒店、展厅等场所,各类评选评奖令人目不暇接:

  1月7日,由某网站举办的“2013中国汽车年度盛典”评选出24个奖项;

  1月7日—8日,某杂志社联合其他机构进行了“行业50强或细分行业单项奖”等多项评选;

  1月9日,2013(第七届)中国创业投资价值榜评选出多个奖项……

  类似的评选评奖每天都有。“评比太多,我们人力、财力耗不起,得了奖也高兴不起来。”浙江某知名企业北京办事处代表杨女士道出了部分获奖代表的复杂心情。

  1月9日,记者在苏南某企业采访,短短一小时,就见这家企业的宣传部长王女士接到好几个邀请企业参与某评比的电话。说起评比,王女士指着办公桌上一沓传真件对记者大倒苦水。

  一个月收到20多份邀请

  记者看到,这些传真件大多打着“国家”“北京”“江苏省”某某机构的招牌,内容都涉及评比,项目有“全国知名品牌”“全国行业百强”等,甚至还有“世界知名品牌”。

  “光是2013年12月份,我们就接到了各类评比、颁奖、入刊入编的邀请函20多份。”王女士苦笑道。

  “这些评比多数需要企业缴纳数千元到几万元的费用,有少数机构在被拒绝后,竟然以各种手段要挟企业。”王女士告诉记者,“这里面也有不要钱的,不要钱的评比其实是想拿我们当招牌去忽悠其他企业。”

  不过有些评比“来头大”,挂着政府部门的名头,还有退休官员当顾问,“这样的评比我们都是会参加的”,王女士补充道。

  出钱多就能排名靠前

  王女士所在的企业年产值200多亿元,在全国颇有名气。

  2012年,企业受邀请参与评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是由一个叫某“品牌实验室”的机构评选。“董事长说,既然不要费用,就参加吧。”申报材料寄出一周后,就被告知已被评上,但要交5万元宣传推广费。“既然评上了,那就交吧。”王女士说。2013年,这份榜单揭晓,王女士发现同行业中有个完全不知名的品牌的排名比王女士所在企业的排名还高。

  2013年,这家机构又邀请王女士所在企业参评。王女士询问对方评选程序和标准,对方说了几条后提醒说:“谁出钱多谁就能排在前面。”

  一年花费百万元应付评比

  “你看,这个诚信企业的评奖,也是只要给钱就能获奖。”王女士从桌子上的一堆材料里翻出邀请函,里面明确规定:获得3A级诚信的企业,要交10万元,而获得2A级诚信的企业,要交5万元。“荣誉岂是靠花钱买来的?这种只要给钱就能评上的奖项哪有什么公信力可言?”

  “对于评比,我们是能推就推,有时实在推不掉,就象征性地给点钱。”王女士说,即便如此,每年应付这些评比还要花不少钱,“大约在百万元左右”。

  王女士办公室里放着一大堆奖状、证书,可谓“荣誉等身”。“这些荣誉九成以上是花钱买来的,也就是说‘材料+金钱=荣誉’。”她无奈地告诉记者。

  企业需要社会认同,如果有公信力的机构评选出客观公正的排名,企业是愿意参评的。“但评选程序要公开公正,不能向企业要钱,不能谁给钱多就给谁颁奖。”王女士说,“现在的评比鱼目混珠,让企业不胜其扰。”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