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景德镇新闻 » 正文

景德镇报道:浮梁,如何打好这张“金字招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1-14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12564
浮梁茶文化系统,是浮梁人民与茶共生共荣的宝贵遗产,是渗入浮梁人民血脉和浮梁山山水水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与自然长期共存的结晶,是协同发展的见证。 浮梁茶文化系统,是浮梁人民与茶共生共荣的宝贵遗产,是渗入浮梁人民血脉和浮梁山山水水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浮梁茶文化系统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浮梁茶的荣耀,是浮梁人民的荣光。 “今天的浮梁茶,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浮梁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潘长发说,“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块牌子含金量很高。接下来,要把这块牌子宣传好,在农文旅融合上做文章,因为浮梁的生态、文化、茶叶旅游,都是不能分割的,只有融合在一起,这块牌子就会越擦越亮,越有生命力;浮梁茶一定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打好企业牌 用好农业文化遗产 造福广大茶农 两年前,国内专家团队考察浮梁古茶树群落后纷纷建议,古茶树群落是浮梁县宝贵的财富,要充分利用古茶树的品种资源,从品种、加工、历史人文等多方面进行开发利用,让优良品种在产业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专家们的期待,也是企业的责任。 雨中的浮梁,云遮雾绕,经公桥镇昌南茶叶有限公司,坐落在连绵的茶山下。虽然过了采茶季节,但茶叶初、精制一体化全自动生产线旁,工人们都在忙碌着。公司负责人胡益荣介绍,正在包装的茶叶,有两个货柜共50吨,准备发往摩洛哥。“我们公司有1500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厂房,还有2000多亩有机茶园,都通过了美国、欧盟双有机标准认证,带动周围8个乡镇5000户茶农受益。” 在厂区,一间摆放数十张茶桌茶具的教室引人注目。这是综合性茶文化观光园的一个重要部分,除了茶艺室,还有传统手工制茶DIY体验馆。胡益荣说,浮梁茶文化系统,不仅要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还要有新时代的茶文化元素。作为一家现代化出口加工型茶叶企业,让更多的茶农受益,让茶文化得以广泛传承,既是浮梁茶文化系统保护与利用的题中之义,更是现代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表示,企业将继续投入开发浮梁茶旅游项目,让人们更加向往走进浮梁茶文化系统,实实在在体验浮梁茶文化,让浮梁茶的千年品牌形象愈加鲜明、闪耀。 2020年5月正式运营浮梁茶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是浮梁茶文化系统入围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有力推动者。 作为国字号的平台,浮茶集团拥有古树茶园、高山茶园、品种园等稀缺茶山资源数百亩、现代有机茶园基地4000亩,辐射高标准生态茶园2万亩,在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建立销售网点,在天猫、抖音、快手等线上平台建立销售渠道。2021年,浮梁茶产品研发一经开启,就推出了“重上井冈山”红色文化产品、瓷茶水一体产品、唐宋元明清系列茶品等浮梁古树红茶,深受市场欢迎。 浮梁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剑则表示,该公司一直以茶叶为载体,依托科技,深度耕耘茶产业。该公司先后与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合作,建立浮梁茶品种库,对开展茶树种质创新、育种和新产品的开发,并打造了首条“茶叶精制智能生产线”。接下来,我们将在“浮梁茶”区域公用品牌的引领下,利用好厚重的浮梁茶文化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深度耕耘浮梁茶文化,坚持走茶文旅融合之路,促进公司持续发展。 打好文化牌 创新茶文化 带好传承人群 王永峰头上有几项他很看重的荣誉:全国农业技术能手、中国制茶大师、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下有一款他最喜爱的红茶品牌——孚钉。 这两个字组合成一个茶叶的名字,让人费解,但一经王永峰的口说出,味道就不一样。他说,69年前,浮梁茶厂研制出一款红茶,出口到莫斯科,这茶外形细嫩,金豪显露,汤色红亮,气味香浓,莫斯科人喝了连声叫绝。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子出了名。茶叶生产忙不过来,工人在包装上标注货号,浮字的三点水也省掉了,成了“孚”字,“金”表示最高等级,“丁”是批次,于是包装上的“孚钉”便成了这款红茶的名字。 不过,对王永峰来说,“孚钉”只是一款浮梁茶叶的品牌,要让浮梁茶走出去,还需要“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样的区域性“金字招牌”作后盾。他说:“浮梁茶文化系统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是对千年浮梁茶文化底蕴的认可和肯定,是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对话世界的礼品。我们积极融入农业文化遗产中,用手上的工夫传承创新浮梁茶文化,提升品质,带大传承人群,让这一技艺走出去,更多国人了解,让浮梁再现大唐茶事盛况。” 在茶文化的传承上,与王永峰一样,刚刚获得江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江建鸿也对浮梁茶文化的传承很有信心。江建鸿的祖上江智甫“天祥”茶号选送的浮梁工夫红茶获得过1915巴拿马金奖。“祖宗把茶叶做得这么好,我不能丢掉这笔遗产。”江建鸿说,他传承了浮梁工夫红茶制作技艺,现在他在家乡严台村建起了茶庄,正在建设现代化茶叶加工厂。 “‘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这块牌子,对浮梁传统农业保护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将一如既往对浮梁茶的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积极推介,为浮梁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江建鸿说,依托资源禀赋,随着“茶十条”和产业政策的落实相信浮梁茶、茶人、茶文化,将汇聚成更加强大的力量,为浮梁茶文化系统注入强大的活力,开启浮梁茶产业发展新的征程。 (来源:江西日报)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