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上饶新闻 » 正文

上饶报道:江西原新三板公司与A股上市公司商标之争“海天”商标究竟属于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07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4756

  近来,A股大白马公司海天味业与原江西新三板公司风波频起,一场围绕两个“海天”商标的没有硝烟的纷争在两企业之间打响,旷日持久。这场商标之争最终走向将如何?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记者朱嘉明、实习生张安琪/文

   市场上有两个“海天”

  在天猫等电商平台中,有两个“海天”旗舰店,其中一家的商品列表中清一色来自海天味业的酱油、蚝油、料酒、辣酱等调味品,不过在另一家旗舰店中,则是同为“海天”的菜籽油、玉米胚芽油、葵花籽油等食用油产品,两家店铺的客服偶尔会收到来自消费者的咨询或质疑,“为何你们海天要开两家旗舰店?”“两个旗舰店哪家是真,哪家是假?”

  事实上,两个“海天”分属两个不同企业,两个商标也并不相同。虽然两者产品线同有“油”,但A股上市公司海天味业的主要产品包括调味品类的酱油、蚝油等,而来自江西青龙高科油脂有限公司的“油”则多是食用油。

  不仅仅是普通消费者分不清两个品牌,做调味品批发生意十余年的南昌市民张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惊讶:“是两个品牌?我一直以为是海天不同的代工厂生产种类不同的产品。”

  青龙油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海天”这个食用油商标其实并非由青龙集团自己取名,而是来自于江西宜春当地的一家国有企业"海天实业总公司"。该企业早年破产后,青龙集团将其连企业带“海天”商标一起收购。现在的青龙油脂手握“润心”“海天”等商标,前者主要用于茶油,而后者主要用于菜籽油等各类食用油。

  公开信息显示,青龙油脂由江西润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权控股,而润心科技原是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于2016年12月21日在新三板挂牌,并自2019年7月11日终止挂牌,润心科技的最大股东则是青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龙高科)。青龙高科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主要是做抗癌药物研发的,润心虽然是我们剥离出去的企业,我们也控股,但我们的经营方向交集并不多。”该公司官网显示,青龙高科成立于1997年4月,主要以绿色食品、医药、生物制品、保健品等的研发、生产、销售为核心业务。

   上市公司发起诉讼“车轮战”

  记者查询发现,食用油领域的“海天”商标是1994年在第29类2908群组被首次注册,现归属于青龙油脂。最早的商品范围只有食用油,1997年注册增加到食用菜籽油、芝麻油、食用菜油、食用茶油、玉米油、花生油等领域,其后还在不断拓展。而海天味业早在1984年就注册了“海天”商标,但当时的注册仅在第29类2905、2907群组和第30类3015、3016群组,商品范围只包括“腐乳、南乳、酱”和“酱油、醋、味精、酱”。尽管之后的数十年间它也一直在不断注册新的商标类别,但始终未涉及食用油领域。按《商标法》规定,我国的商标是针对详细的商品类别注册的,不同的商品类别可注册同名商标。

  2018年1月15日,海天味业曾向商标局提交了“海天”的食用油类商标注册申请,并未获得通过。同年三月,青龙油脂携旗下海天系列食用油首次参加第98届糖酒会,收获了大量的关注和订单。随后,海天味业开始向青龙油脂发起多起诉讼。

  海天味业是以“无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注册商标”为由向商标局申请撤销青龙油脂食用油领域的商标,该诉求经核查后被驳回。之后,海天味业又以“对青龙油脂提供的使用证据真实性表示怀疑”为由再次请求对商标予以撤销。

  裁判文书网显示,在申请撤销失利后,海天味业曾多次以“海天味业‘海天’商标在图形构图、整体视觉效果上具有明显的独创性,青龙油脂方是对自己的复制、摹仿,且其商标使用已误导相关公众并已损害驰名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海天’商标经过长期大量的使用已达到驰名商标的程度”“对方的‘海天’商标在申请注册时具有明显主观恶意,且扰乱商标注册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青龙油脂商标的注册违反2001年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和第(八)项”等数个名目,轮番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和青龙油脂提起诉讼,力求撤销青龙油脂的“海天”商标所有权,但都未能如愿。

  至今,双方的诉讼战仍在继续,但食用油领域的“海天”商标依旧归青龙油脂所有。

   商标之争最后可能会怎样收场?

  两个“海天”的诉讼车轮战还将持续多久?走向将如何?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或许两个“海天”将走向和解。宁波华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骆文军表示,在相同名称的商标争夺案件中,通常品牌影响力较大的一方会出于对“品牌混淆”或“拉低品牌价值”的担心,对影响力较小的一方进行商标收购,以此保持“品控一致性”。

  骆文军指出,对品牌影响力的证明是有一定的规则的,比如广告投入时间、渠道及范围、销售量及销售区域,但法律上未给出相关量化指标。而当一个商标成为高知名度商标后,同名商标所获得的利益是否能认为是不当得利,这在法律实践上也是难点。

  据透露,在连续的官司过程中,海天味业曾释放“和谈”的信号,邀请青龙油脂去海天味业参观,同时也派出高管到青龙油脂考察。事实上,以前就有不少与知名企业相关的商标都最终以高价出售。例如,早在2000年苹果推出iPad产品之前,深圳微冠科技有限公司就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注册了“iPad”商标,苹果为获得该商标所有权提起的一系列诉讼均被驳回,最终不得不支付了6000万美元购买该商标。再比如,阿里巴巴旗下“聚划算”系列商标(核准商品/服务项目第3、31、36、37类),也曾以1618万元的价格被阿里巴巴从一位商标持有人手中买下。

  骆文军分析称,国内商标注册之前遵循的是先申请的原则,如果不存在恶意申请注册(异议方需提供相关证明)的情形,该案例在法律上两个“海天”均很难达成撤销对方商标的所有权。不排除海天味业以轮番诉讼战来提高后期谈判砝码和气势,以促收购,不过究竟是仅收购“海天”在食用油小类的商标还是连生产线一并收购,或将取决于海天味业的商业规划和双方的角力。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