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吉安新闻 » 正文

吉安报道:“家园变公园,是‘红光人’的福气和骄傲”(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17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3186

  庐陵新区滨江生态公园一角。

  去庐陵新区滨江生态公园走一走,是市民肖利佳每天必做的事情。对于他来说,这片土地有特殊意义。2018年4月以前,他和家人一直居住在这里,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家园就变成了公园。6月24日,看着眼前草木葱郁、处处皆景的公园,他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红光人’真是吃够了涨水的苦。”说起以前的生活,肖利佳眉头轻皱。滨江生态公园的前身是红光村,整个红光地块原有9个村庄、7家企业,742户居民、1700多人。这里也是“十年九涝”的水淹区,居民过着棚连棚、房挨房的“蜗居”生活。

  “只要一涨水,大家都忙着把家里的东西搬上楼,水最深处有一人多高!”肖利佳说,每年汛期,随着水位的升高,每个人心里的弦都紧绷着。经常在深夜,水漫过堤坝,淹进村庄,毁坏庄稼,淹死家畜,村民只能通宵守着,随时准备转移财物。每次涨水短则淹上一两天,长则一个星期,无奈之下,有些村民只能借住在亲戚家。

  “村里人大都是靠种田为生,一涨水,基本就颗粒无收了。”肖利佳告诉记者,这让很多村民日子越过越穷,纷纷选择外出打工。

  改变,发生在2018年5月,该地块启动征地拆迁工作。仅6个月,征收工作全面完成,刷新了房屋征收的“新速度”,这也改变了红光村村民的生活。

  肖利佳原来和父母兄弟12口人居住在一栋三层农房中,环境逼仄杂乱。拆迁后,他们家搬进了漂亮的楼房,父母兄弟有了自己的小家,还获得了拆迁款。在外打工20年的肖利佳回到家乡,用拆迁款购买了工程车,用于出租,收入每月就达到6000元左右。“不只是我,村里其他人有的做起了生意,有的找到了工作,这是我们‘红光人’的福气!”他笑呵呵地说。

  2019年10月,滨江生态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家园变公园,得到大家的喜爱,肖利佳觉得这是“红光人”的骄傲。最让他感到高兴的是,公园里藏了他许多回忆。

  为了留住城市记忆、留住乡愁,庐陵新区建设者将滨江生态公园规划为“一心、两带、五区”的景观结构,保留了河东码头,原有的树木及院墙等。平时逛逛,旧事涌上心头,小时候在河东码头理发买糖的故事,院墙旁和朋友把酒言欢的画面……一路行来,娓娓道来,别有韵味。

  “不大拆大建,保留记忆,能让我们的后辈了解曾经的样子,更让他们珍惜现在的幸福。”肖利佳感慨地说,眼中蕴含的满足感溢于言表。(刘重耀、涂宏、白灵、陈莹)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