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吉安新闻 » 正文

吉安报道:“虾司令”的“三把火”——安福青年戴军养虾创业小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15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17781

  戴军指导村民养虾技术。

  每天天不亮,稻田里就可以看到一个腼腆的青年起网收虾的身影,动作熟练稳重。他就是安福县瓜畲乡对江村村民口中的“虾司令”戴军。

  作为90后青年,与村里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也曾是一个“跑广”的农民工,曾学过做模具、进过服装外贸厂、开过奶茶店……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2018年10月,他回到家乡,在瓜畲的土地上连烧“三把火”,不仅赢得“虾司令”的美称,还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孝老爱亲榜样。

  因地制宜开启创业人生

  流转撂荒的土地养虾是戴军烧起的“第一把火”。

  回到家的戴军发现,村里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村里的田地撂荒情况比较严重,有些年数久的都不能种稻子了,非常可惜。于是,他谋划起将乡亲们弃置的农田好好利用起来的主意。

  “龙虾繁殖快,养殖周期短,抗病能力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经朋友动员,他打定了发展龙虾养殖的主意。行动决定成败,他立即到隔壁山庄乡学习稻虾养殖技术,并流转了100亩的撂荒农田。2019年5月,首批小龙虾养殖见效,个头较大、肉质丰厚,每亩的产值达到了5000元。首战成功,戴军的劲头更足了。

  不忘乡情带领群众致富

  带领村民一起致富是戴军烧起的“第二把火”。为整合分散的土地和劳动力,戴军牵头成立合作社,建立起“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贫困户)入股”模式。一时间,无人问津的荒地成了抢手的“宝地”,土地价值翻了几番,以前承包一亩地一年租金100元左右,现在500元都难承包到。“去年我在戴军的龙虾基地帮忙,务工收入6000多元,比我平时卖菜的收入还多。现在我都是他基地的长期工了。”对江村贫困户陈家峰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为了带动身边的贫困户致富,戴军还主动提供龙虾苗、免费传授村民养殖技术。今年,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贫困户戴海南在自家田里养了2亩小龙虾,从挖塘、装排水管到种植水草的每一个步骤,戴军都协助他完成。考虑到贫困户的抗风险能力,戴军承诺会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戴海南的小龙虾。“跟着戴军养龙虾,技术指导、销售渠道都有保障,我对脱贫致富更有信心了。”戴海南笑着说。

  回报社会传递无限爱心

  爱心传递是戴军烧起的“第三把火”。

  从小被教育要知恩图报的他明白,回报社会是自己的一份职责。疫情期间,他主动申请加入村值守队伍,为村里提供防疫宣传志愿服务,并捐物捐资。对江村有个叫花宏贵的89岁老人,无儿无女,在晚年抱养了一个孙女。2019年,花宏贵老人被查出肺癌,老伴也因摔跤瘫痪在,为了支付一家的开销,养孙女也不得不在外务工,家中只剩他和老伴。得知情况后,戴军主动承担起帮忙照看老人的责任。除每天早晚探望、处理日常家务外,还每天用手机微信让老人们和孙女视频聊天,排解老人的孤独。在戴军的影响下,村里孝老爱亲的氛围越来越浓了。村主任刘木生说,以前村里还存在不赡养老人的难题,这两年在戴军的潜移默化下,难题都自动化解了。(刘红梅、记者徐瑞春)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