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上饶新闻 » 正文

上饶报道:“无预约不旅游”渐成消费新习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30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16830

  新华社上海6月29日电(记者陈爱平、余俊杰)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4880.9万人次。“无预约不旅游”渐成人们消费新习惯。

  相较于“五一”假期时的“尝鲜”,上海市民王茜如今对“预约旅游”已驾轻就熟,通过文旅场馆的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或者其合作的在线旅游平台,可预订门票并预约参观游览时间。她还能在“上海发布”“乐游上海”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查询文旅场馆实时客流情况。

  “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假期和周末主要选择市内游和近郊游,交通相对便捷。因此,及时了解景区预约预订信息以及实时客流对做好行程计划很有帮助。”王茜说,往年景区“爆棚”时,停车也是难题,今年旅游旺季时朱家角古镇等景区外还有工作人员协助游客凭预约码停车,更省心了。

  驴妈妈旅游网董事长王小松介绍,该平台有八成游客提前预约、错峰出行。“游客们提前预订预约,既有助于保护自身健康和安全,也有助于增加对旅游目的地文旅资源的了解,让旅游体验更丰富。”

  中国旅游研究院28日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端午节期间,全国有81.7%的受访游客体验了预约,较“五一”假期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71.4%的游客认为预约体验很好。部分未能预约到门票的游客表示虽有遗憾,但对预约出行表示理解与支持。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何建民认为,培育国民养成计划和预约的良好习惯,也是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特别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可以促进健康安全与提质增效目标的实现。

  沪上国家A级景区以端午假期为契机探索景区预约常态化。上海科技馆以及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自端午假期开始实施全员实名制分时段预约参观,检票时间分为上午、下午两段。在上海欢乐谷,除了入园时游客需出示预约信息,园内热门游乐项目也实施“虚拟排队”——游客在游乐设施附近的排队设施前“刷脸”领取虚拟排队票并关注相关公众号,随后便可前往其他区域游玩避免聚集,再根据系统提示的排队进度返回。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正以“预约旅游”为契机,加快推进智慧监管。

  与此同时,山东省也已运行A级旅游景区门票预约平台,实现各大景区的资源整合和预约服务;贵州省推出“一码游贵州”全域旅游智慧平台,方便游客预约;河北省431家A级旅游景区,已全部实现通过省平台线上预约。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分析,“预约旅游”是防疫复工“两手抓”的有效举措,更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缩影。

  端午假期,在倡导预约的同时,各地严守景区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30%这条底线。各地文旅行政部门加强对景区的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各地按照“能接尽接”原则,将重点旅游景区视频监控信号接入文化和旅游部综合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共巡查5A级旅游景区1100余家次,检查旅游团队3046个,巡查全国各级景区1.5万余家次。

  上海欢乐谷、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等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我国文化旅游市场逐步有序复苏,各地将迎来更大客流,智慧化服务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戴斌建议,还应鼓励文旅市场主体进一步探索“科学分时”,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客流规律制定分时方案,优化文旅资源供给配置;同时,也要考虑“触网”程度相对低的中高年龄游客等群体的需求,优化现场售票和网上预订预约配比,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安全、便捷的旅游休闲体验。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