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瓷都时评 » 正文

“名作”比“名号”更重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27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805

  自2008年以来,陶瓷艺术品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吸引了大量原本对艺术陶瓷并不熟悉的普通投资收藏者进入.由于投资群体不断扩大,一种以名号论英雄、论作品价格的怪现象也开始在国内盛行。

  随“名号”作品价位不断攀升,一些没有“名号”的瓷艺家心态开始失去平衡,也开始整天琢磨如何去获取名号、职称、荣誉,以换取市场,“增值”作品。因为同一作者、同一件艺术瓷,名号或职称不同,价格会相差数倍,甚至更高。如省级大师评了国家级大师,作品价格涨幅高达5-10倍。利益驱动下,市场对名号的追求愈演愈烈,无名号的拼命追名逐利,有“名号”的则疲于应酬,成为“社会活动家”、“交际家”,获取更多“名号”价值效应。在这种市场误导下,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瓷艺家,画照片的瓷艺家,一辈子只画一个画面的瓷艺家等等。

  客户对作品“名号”热衷故然令人费解,但不难发现其中奥秘。要么是初入道缺乏鉴赏水平,为防打眼按名号选购;要么购买为了送礼,名号大、名号响,意味着价钱贵,况收礼者未必是行家,看重的也是虚名。

  虽然,并非所有大师名号都名不副实,但不得不承认,有少数所谓大师,其艺术水平在圈内不敢恭维。其实,艺木创作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影响作品优劣的因素较多,因此,即使顸级大师,都有“逸品、妙品、精品、合格品(一般品)、次品”之分。纵观历史上一些大师流传下的佳作,屈指可数。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以“名号”区分艺术等级和水准,恐贻笑大方,也无益艺术家个人提高。

  艺术品价值最终体现在艺术价值上,唯精品可传世,唯名作成大师。作者的名号、官位、荣誉与作品本身关联不大,充其量只是佐证的“附加品”。众所周知,中外美术史上,凡被后人认可和崇敬的大师,皆因其有伟大作品传世。如,唐代《簪花仕女图》的周防,北宋《溪山行旅图》的范宽,清初《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石涛,当代《黄山图粉彩瓷板画》王锡良等。正是这些不朽名作,才让我们记住了创作者。可以想像,如果没有佳作和精品,即便浪得“大师”、“名家”虚名,也终将被历史所遗忘,真正的艺术家因作品不朽才流芳。

  笔者认为,目前陶瓷艺术市场急需正本清源.走出片面追求“名号”、炒作“名号”怪圈。要打破艺术品价格与价值背离乱象,购藏者首先要提升鉴赏水平,明辨美丑,使滥竽充数“伪”名家、“伪”大师失去市场。同时陶艺家本身更要自爱,树立“名作比名号更重要”艺术观,潜心修艺,多出佳作。好的作品往住经得住时间的检验,即便没有名号,同样有市场。

  其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要正确引导市场,严格规范各种称号、荣誉的评选,杜绝弄虚作假,走后门请客送礼搞职称现象。陶瓷评论家也要以科学的审美,实事求是的评价,形成“名作比名号更重要”舆论导向,共同引导、促进陶瓷艺术品市场良性发展。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