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国际国内 » 正文

【暖新闻·江西2019】85年“回家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24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17389
“离家”85年,相隔千里,因为一封信息不全的信件,一个有心的“快递小哥”,红军后代黄国江终于在宁都为自己已故的爷爷找到了家乡。

  一封特殊信

  事情还得从今年1月24日说起。当日,宁都县赖村镇邮政所邮递员宋健雄如往常一样正常收发信件,一封特殊的信件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封信收件地址为“宁都县赖村镇大通底村”,收件人是“黄抡堉的后人”,收件人其它信息全无。有意思的是,信封正面贴了一个红色五角星。

  从事邮政投递工作近20年的宋健雄,是土生土长的赖村人,对全镇所辖的居委会、行政村了如指掌,可他也没听过有个地方叫“大通底”。由于地址、联系电话不详,信件无法正常投递,按照相关规定,他可以直接退件。不过宋健雄并没有这样做,看着贴有五角星的信件,他意识到这背后一定有故事。此后的几天,他送件时都会问问当地老人,看看是否有地方叫“大通底”,可惜大家都没有听过。

  后来,宋健雄无意间打听到,距离赖村圩镇不远有个地方叫“大垅里”,这倒与“大通底”有点发音接近。宋健雄怀疑寄件人有可能写错了地名,于是前往寻找。可向附近村民打听后才知道,这里确有几户村民姓黄,但没有叫黄抡堉的这个人。

  无奈之下,宋健雄打通了寄件人黄国江的电话,准备解释情况后退件。这一通电话,却让事情有了转机。

  艰难寻亲路

  听说信件要退,黄国江百般恳求。他解释到,自己爷爷是红军,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老家和亲人。经过详聊,宋健雄得知黄国江的爷爷叫黄抡锽,16岁离开赖村参加红军。

  1935年红军北上途中,黄抡锽和战友在掩护大部队横渡乌江战役中负伤。伤愈后,大部队已远去,黄抡锽留在了贵州省金沙县源村公社岩底大队。后来,黄抡锽娶了当地女子为妻,安家落户下来。

  此后的数十年,黄抡锽没有放弃对老家和亲人的寻找,可由于信息不详,前后四五封信都石沉大海。1983年,黄抡锽因病去世。临终前,他再三交代后辈,无论如何要找到老家,认祖归宗。

  黄抡锽去世后,儿子黄家维、孙子黄国江始终谨记他的遗愿,依然没有放弃寻找。就在今年1月,黄国江再次拿起笔,向远在江西的老家写信。为了表达这封信的特殊意义,他剪了一个五角星贴在信封上,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倘若再杳无音信,他们一家也许就真要无奈放弃了。

  听完黄国江的讲述,宋健雄意识到,这封信寄托着一名远在他乡的老红军“回家”的遗愿。于是,他添加了黄国江的微信,表示将尽全力寻找,不让老红军的后人留下遗憾。

村民黄抡任告诉宋健雄(右)三口池塘所在位置。

   圆了回乡愿

  建立联系后,宋健雄经常与黄国江了解情况。据黄国江回忆,爷爷生前说过,他参加红军时,老家在大山里,三栋老屋前有三口池塘,叫黄抡堉的是他亲弟弟。结合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宋健雄脑海中突然想到一个地方,就是赖村镇蒙坊村大迳里组。

  在当地方言里,“大迳里”与“大通底”发音非常相似,而且大迳里在拆除土坯房之前,确实有三栋老屋,屋前有三口池塘。此外,那里周边村民不少都姓黄,这些信息都吻合。

  2月14日一早,宋健雄驱车来到大迳里组,向村中的老者打听有无叫黄抡锽、黄抡堉的人。果不其然,村里一名67岁的老人黄抡任说,确有一人叫做黄抡锽,十几岁去参加红军就再也没有回来。黄抡堉就是他弟弟,不过前些年去世了,没有留下后代。

  终于打听到消息,宋健雄倍感欣喜,他立即将此事告知黄国江。黄国江一行五人一刻也没有等待,迅速驱车从贵州赶来,终于了却了老人数十年的回乡夙愿。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