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国际国内 » 正文

【印象青岛】海陆枢纽 联通世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03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3168

6月9日到10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在青岛举行,这将是上合组织扩员后举行的首次元首峰会。青岛,也将成为世界阅读中国的又一扇窗。随着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即将到来,青岛将在世界目光聚焦下,展示其40年的“开放芳华”。

5年前就进入“一带一路”建设宏观视野的青岛,既是新亚欧大陆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又是海上合作的支点城市,是国际贸易地图中的重要海陆枢纽。青岛正以其开放的胸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上合组织的国际朋友圈。

 

中央广电总台-央广记者 侯艳: 海洋,自古以来就是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现在,依海而建的港口依然是各国经贸往来的重要枢纽。我现在正在青岛港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这里一片繁忙,大型 桥吊有条不紊地装卸货物,运输车辆穿梭往来。行走其间,好像与传统码头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仔细看看,您会发现,这里所有的机器设备都是无人操作的。刚刚 投产运行一年,这个全自动化码头的作业效率已经全面超越了传统集装箱码头。这一切的秘诀,就在于它们拥有一个超级聪明的“大脑”。

这个聪明 的“大脑”就是青岛港完全自主设计研发的智能生产控制系统,这个系统高度融合了物联网、智能控制、信息管理、通信导航、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自动生成作 业指令,现场机器人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相关作业任务,实现码头业务流程全自动化。这比传统码头节省工作人员70%,但是提升作业效率30%。

 

青岛港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杨杰敏:从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运行以来,我们可以说是打破了世界纪录,一年以来,我们的作业量不断攀升,航线不断增加,对促进我们”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加快中国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为世界第七大港口的青岛港,是我国集装箱、原油、铁矿石、煤炭的主要港口。每年有1800多万标准集装箱,以此为枢纽,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之间贸易往来。

中央广电总台-央广记者 侯艳: 繁忙的港口,世界在这里交汇,也成为海陆丝绸之路的连接点。就在青岛港码头,一条港口与内陆联通的物流通道,把货物从我所站立的这片土地运往远方。这里是 位于胶州的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每天,从青岛港驶来的班列运来大批货物,在这里存储、集散,发往世界各国。您看,这一列“青岛号”中亚班列满载货物,已 经启程。

“青 岛号”中亚班列于2015年7月1日正式开行,是山东半岛地区首条跨境货物班列线。该班列由胶州站始发,发往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班列 货物中不仅有中国各地出口的商品,而且搭载了不少来自日本、韩国的转口货物,成为密切维系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往来的重要载体。

 

陆桥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报关中心经理 王欣:我们的货物从青岛港出发,经过4500公里,15天的时间就可以到达中亚五国的收货人手里,比传统的海运节省了30天的时间,客户非常满意。

除了中亚班列,青岛还开通了中欧班列、中韩快线、中蒙班列、东盟专线一共5条国际班列,并开通胶州至乌鲁木齐、西安、郑州、洛阳等地的省际固定班列和海铁联运班列,构建起“覆盖山东、辐射沿黄、直达中亚、西拓欧洲”的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

中央广电总台-央广记者 侯艳:与世界联通的青岛,充满着“有来有往”的故事。商品从这里输送给全球的朋友,也有更多的国际化人才来到青岛,成为这座城市与世界经贸往来的关键纽带。他们在这里工作与生活,时间长了、日子久了,异国的他乡,变成了他们的又一个故乡。国际经贸合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这位女孩来自俄罗斯,叫妮卡,如今在青岛从事跨境电商工作,负责帮助中国工厂开辟海外渠道。青岛也因为有这些国际人才的涌入,得以和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青岛人力资源从业者 岳秀哲:自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们明显感觉到,人才的这种需求快速增长,尤其是集中在像新能源、法律、语言类人才,跨境电商、交通运输、还有物流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以及具有国际化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这个需求尤为突出。

中央广电总台-央广记者 侯艳: 沿着经贸往来之路,还有更多的“青岛制造”走向全球,这其中,最亮眼的明星产品就在我的身旁。您看,这些高铁动车在中车青岛四方组装下线,正在进行检测。 去年4月,中车青岛四方签下了中国高铁列车“出海”第一单,将向印尼提供11列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它们将成为一张张加速奔跑的“中国名片”。中 国技术,成为与世界经贸往来的重要一环。而且中国高铁出口已经实现技术装备和标准的全方位“走出去”。

近年来,中车四方紧扣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从地铁到城际动车组再到高铁,从车厢到技术再到运营维护,公司产品服务于新加坡、阿根廷、斯里兰卡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将陆续登陆美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 张晓明:作为一个纽带,把全世界各地的人,通过这个装备联系到一起。当你看着当地百姓坐着你的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时,我们也很兴奋。

截至2017年底,在青岛的1.4万家外贸企业里,外商投资企业超过了三分之一。同时,全市累计对外投资项目超过了1500个,分布在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来,共有1.5万人次外国专家到青岛学习、工作、生活。青岛国际合作的“朋友圈”正越来越大。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