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瓷都时评 » 正文

[评论]要让文明行为成为良好习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16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589

  习惯成自然,是说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做事的方法习惯了,就很难以改变,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它出自《汉书·贾谊传》:“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少成则若性也,习惯成自然也。”它告诉我们良好的习惯要从小、从日常生活中养成。

  城乡环境大整治,市容环境更加亮丽、里弄文化韵味更加浓厚、道路改造更加平坦、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它在改变城乡环境的同时,也要求市民改变以往的一些不良习惯。过去城乡环境差,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也比较多。比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公共场合衣冠不整、抽烟、大声喧哗;行人过马路不走斑马线、闯红灯,被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非机动车占道行驶、商家占道经营;乱贴小广告成了城市“牛皮癣”等等,这些不良习惯在城乡环境大整治中,虽然有所改变,但还是有些格格不入,需要同步整治,让文明行为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良好习惯。

  如何让文明行为成为良好习惯,先得有一个文明行为规范来约束,修订出台新的《市民公约》。要形成良好习惯必须通过约束才能来完成,像机动车驾驶,它不仅有交通法规约束,红绿灯指挥,还有处罚扣分、违法追究。约束不外乎有三。一是法规的约束。应该由市人大、市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涉及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地方性法规,让执法部门知道如何公开、公平、公正执法,执法不严如何问责;让市民知道如何去遵法守法,不遵法守法会受到何种处罚。二是行政的约束。政府各相关执法部门,应对各项法规的执行进行监督,包括组织专门的巡查队伍不间断地对市容环境进行综合巡查,及时处置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把问题苗头解决在萌芽之中。三是自我的约束。自我约束是关键性的约束,不良习惯要靠自己改掉,良好的习惯同样要靠自己来形成。由知名咨询师冯伟编著的《21天习惯养成法》一书,就讲清了这个道理。21天习惯养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7天,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第二个阶段是8-14天,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第三个阶段是15-21天,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不刻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当然要把良好的习惯坚持下去,书中提出90天的巩固,365天的坚持,将来要把已经形成的良好习惯改变都不容易了。

  只要努力地去实践,持之以恒地坚持,我们提倡的文明行为,一定会成为每个市民的良好习惯。(来源:景德镇日报)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