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瓷都时评 » 正文

[网评]为脱贫一线“第一书记”撑腰鼓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29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118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下延伸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国共有19.5万名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用激情与赤诚践行驻村诺言,用拼搏与奉献推动脱贫攻坚,让一个个派驻村旧貌换新颜,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社会的认可。(6月27日 中国新闻网)

  脱贫攻战虽说不用冒着枪林弹雨,不会带来生命之忧,但也算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自中央到县区,一级线选派近20万“第一书记”到贫困村,就是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奋斗目标。既定的目标,艰巨的任务,繁杂的事务,发展的要求,对“第一书记”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社会理应为他们撑腰鼓劲。

  众所周知,选派的“第一书记”,多是些刚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干部,他们虽有较高的学历,与时俱进的眼界,对新事务的接纳能力较强,也愿意学习、善于钻研,但他们也就先天“短板”。由于接触社会不久,尤其是对“三农”了解不足,成为他们胜任“第一书记”岗位的最大困难,如何了解农村,成为行家里手,并且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单靠“第一书记”单枪匹马确实很难。

  作为机关单位,要给“第一书记”提供支持,尤其是拉项目、争取资金方面,需借助单位自身的优势,在法定前提下,努力将一些有发展前景、能体现地方特色的产业项目带动到贫困村落地。积极争取筹措资金,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发展扫除交通、水源等障碍。

  同时,村委会要与“第一书记”协同工作,共同为贫困村的发展献计献策。毕竟,村干部是由村民自主选举产生,他们来自于本村,熟悉本村的基本情况,对寻找发展出路方面,具有一定的发言权,但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眼界视野方面却不及“第一书记”。为此,需增进“第一书记”与村干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对贫困村人、贫困户的发展出路,献良策、找出口。

  最后,村民应主动配合“第一书记”工作,尤其是要摆脱“等要靠”的思想,首先解决精神脱贫问题,绝不坐等扶贫政策、当脱贫攻坚的观望者。“第一书记”来到农村,既是学习,也是锻炼,村民要多理解支持,主动行动起来,争取早日走上脱贫的光明大道。(来源:瓷都信息港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