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国际国内 » 正文

牢记嘱托,争当绿色发展的探路者和模范生 秀山丽水正青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30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1555
[db:lvyoutu]

 山重重,水重重,云淡风清洗碧空,啼莺伴道中。走进丽水,绿水青山盈目,让人心旷舒怀。

  这里是浙江“生态大花园”、华东生态屏障、国家生态示范区:山是江浙之巅,有江浙第一、第二高峰,海拔千米以上山峰3573座;水是六江之源,瓯江、钱塘江、飞云江、椒江、闽江、赛江发源于此;森林覆盖率80.79%,居全国第二。

  对这片占浙江陆域面积六分之一的绿水青山,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尤为关切。主政浙江期间,他八到丽水,称赞这里“秀山丽水,天生丽质”,并留下谆谆嘱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

  10多年来,牢记习近平的嘱托,在“八八战略”指引下,丽水践行“两山”重要思想,争当绿色发展的探路者、模范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3年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去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全省第一,其中农民收入增幅已连续8年全省第一,九县(市、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超万元。

  肩负“尤为如此”的政治担当,履行好生态保护第一责任

  走出丽水高铁站,在站前广场会看到一个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点。现场办张卡,就能租辆电动汽车畅行丽水。这是丽水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在丽水,已有600辆分时租赁电动汽车奔跑在城乡,今年还将新增1000辆。每投放一辆分时租赁电动汽车,可以减少6辆私家车的使用,每年减少碳排放20吨。这一全省首创项目已在丽水全市布点201处、充电车位1565个,覆盖莲都区所有乡镇(街道),并延伸到龙泉、缙云、云和、松阳、青田、遂昌等6县(市)。

  习近平当年在丽水调研时指出,生态是丽水最大的优势,“只要你们守住了这方净土,就守住了‘金饭碗’”。

  丽水历届市委、市政府以“尤为如此”的担当精神,将生态保护作为第一责任、政治责任,牢牢守住生态良好这个底线。

  从2003年确立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到2016年提出打造全国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双示范区”,丽水不断拉高生态文明建设标杆。

  规划上严控。1.73万平方公里的市域面积分为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其中95.8%的市域面积划入自然生态红线区、生态功能保障区和农产品环境保障区,强化红线管治,从源头保护生态,并要求工业集聚进园区、园区工业生态化。

  制度上严管。2008年在国内率先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建立了一整套从生态管控、审计到考核、问责的制度体系。

  行动上严治。2014年在全省率先出台生态工业发展负面清单,3年来否决高污染、高排放项目170多个,相继开展合成革、不锈钢、钢铁、阀门、铸造等行业整治,不惜因此减少年工业产值100多亿元。3年来,重工业占二产比重累计下降10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水平处于全省前列,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60%。

  “治水、治气、治土、治山”。今年全面消除劣Ⅴ类水;市区空气常年优良率超过95%,稳居全国前十;率先实现省级生态县全覆盖,云和等四县成为国家级生态县,生态文明总指数全省第一。

  守住这方净土,丽水未负重托。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践行“尤为如此”的高要求,抓好绿色发展生态惠民第一要务

  “1929”——对不少丽水干部来说,这个数字有些特别。

  在丽水市委党校今年春季开学典礼上,市委主要负责人说,2016年丽水GDP达1200亿元,是2011年的1.5倍,和自己比进步很大;但是,去年全省各县(市、区)中最高的萧山区是1929亿元,“1929”正好是江浙第一高峰——龙泉凤阳山黄茅尖的海拔高度。一个市不如一个区,差距也相当大。2013年省委对丽水作出“不考核GDP、不考核工业增加值”的决定,是鼓励丽水轻装上阵聚力绿色发展,不等于丽水不要GDP。丽水要从后发这一最大的市情和生态这一最大的优势出发,走绿色发展、科学赶超之路,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为经济发达省份浙江的“最大一片绿水青山”,丽水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探索对全省乃至全国都颇有意义。

  绿水青山不会自动带来金山银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旅融合,就是丽水转化“两山”的一把“金钥匙”。

  端午时节,正是枇杷上市时。在街头水果店里,有“丽水山耕”品牌的白枇杷,30元一斤;旁边的外地红枇杷,9元一斤……

  “丽水山耕”,是丽水市政府2014年主导推出的全国首个地级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丽水山好水好空气好,全市拥有824个无公害农产品、186个绿色食品、254个有机农产品,但品牌过于分散,难以形成市场话语权。“丽水山耕”以“生态化生产+品牌化运作+电商化销售”的方式,实现了“量价齐升、收入倍增”。两年多来,全市已有520个农产品加盟“丽水山耕”,累计销售超过30亿元,平均溢价33%。到2021年,全市将建成海拔600米以上“丽水山耕”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100万亩。

  山货走出了山门,“山景”也变成了“钱景”。丽水近年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业园区化、农村景区化,让生态精品农业园区、农业景观带、家庭农场变成旅游目的地,精品农产品变成旅游地商品,农房变成农家乐、民宿。

  大山深处的龙泉宝溪乡山清水秀,是瓯江、钱塘江、闽江的发源地之一。过去,小作坊淘洗瓷土污水直排,宝溪一度变成“牛奶溪”。村干部带领大家治水,换来一溪清流。

  看中宝溪的生态环境,隈研吾等11位国际建筑大师来此举办国际竹建筑双年展,留下了15座各具特色的竹建筑。去年,11万人次的游客来宝溪旅游,全乡因此办起了50多家民宿。

  继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老三宝”之后,农村电商、来料加工、农家乐与民宿,成为丽水农民致富“新三宝”。2016年,全市农特产品网上销售6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全市农家乐、民宿营收23.3亿元,比上年增长40.6%;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59元,比上年增长9.7%。

  绿水青山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一、三产业,也体现在第二产业。丽水工业用地面积仅占市域面积的0.64%,生态要求又格外严格。螺蛳壳里要做道场,必须聚力发展生态工业。

  走进龙泉生态产业园,四川科伦药业投资10亿元的国镜药业异地迁建项目主体建筑已基本完工。这个项目将于年内投产,建成后每年可实现产值20亿元、利税1亿元。

  说起为何布局龙泉,项目负责人说,国镜药业生产大输液产品,对空气和水的质量要求特别高。在龙泉,企业水净化成本要低50%,空气过滤系统的滤芯在外地是一年一换,在龙泉用四五年还不用换,科伦药业全国有32家生产基地,要数龙泉的基地生产成本最低。

  2016年,丽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7.7%。和发达地区相比,这个数据并不起眼,但其中近20个百分点的提升,来自过去的5年。

  追求“尤为如此”的高境界,走向环境、经济、生活的美美与共

  丽水“九山半水半分田”。长期以来,丽水人对大山的感情是复杂的,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但也束缚了他们闯荡世界的脚步,千百年来只留下了一声叹息:“穷在山上,苦在路上。”

  这几年,丽水的交通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康庄公路”,金丽温高铁开通……交通的改善推动了人流、物流等的集聚,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创造了必要条件。

  笕川村,距金丽温高速缙云出口两公里、距缙云高铁站7公里。去年,当地迁菇棚、拆猪棚,拾掇出500多亩土地种上鲜花……村民们说:“交通方便了,我们笕川花海才这么红。”

  近年来,丽水一批“候鸟式”养生养老基地渐显雏形,一批“乡村创客”集聚区正在打造。丽水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说,一个城市所能集聚的有较高消费预期、较强创业愿望的动态人口越多,就越有竞争力。要善用现代交通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谋取更多由动态人口带来的消费红利。

  绿水青山从自然资源变成创富资本,山已不是那山,水也不是那水。人和自然的关系变了,“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回乡投资梯田旅游的青田人邹仁爱说:“以前回乡,真的找不到可以投资的地方。现在回来,青山绿水,处处是优质资源。”

  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乡,山清水秀林密,近年来兴起畲乡生态游。在杭州“楼外楼”干了6年主厨的潘丽勇,2016年放弃杭州的高薪,回村开起农家乐。今年春节,有游客不远千里而来,只为了再尝一尝他的“惠明虾仁”“小溪醋鱼”……

  在丽水,有越来越多的人返乡,开展“拯救老屋行动”,实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程,投身“休闲+创业”产业。从走出大山到重回大山,这不是人生的循环,而是历史的进步。他们寻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小确幸”,也带动家乡变成了农家乐村、民宿村、生态农业村……

  省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全省11个设区市中,丽水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9年第一,食品安全公众满意率连续8年第一,新农村建设农民满意度连续5年第一,社会道德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4年第一,“五水共治”满意度、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连续3年第一,民生改善满意度连续两年第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给丽水人带来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也赋予他们走向世界的文化自信。

  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在法国巴黎枫丹白露的巴比松,诞生了一个“画我家乡、走向自然”的巴比松画派。米勒、柯罗当年绝对想不到,100多年后,他们会在中国浙江的一个小镇激起历史的回响。

  瓯江之畔的古堰画乡,风景如画,这些年吸引越来越多的画家来此写生,形成了“丽水巴比松”,并带动了旅游,富裕了农家。

  2015年,莲都区与巴比松市结为友好城市,还在法国举办了联合画展。法国国家美协主席雷米·艾融说,在莲都,写生创作与大自然得到了完美融合,也很好地提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

  从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丽水虽然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但在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时代的今天,她如画的青春才刚刚到来。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